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当前独家】湖北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多元应用

2023-03-28 23:56:19来源:湖北日报

3月28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第三次成果应用交流会召开,湖北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普查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交流,围绕深入挖掘普查数据价值,分享我省在服务重大决策、风险防控、减灾能力提升、智慧应急建设等方面的初步探索。

聚焦发展安全,服务重大决策“强支撑”


【资料图】

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今年,省普查办为配合省委出台《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汇集了6类水利调查、23类重点隐患、24类承灾体、43年历史灾害等普查成果数据,系统梳理全省主要河流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和洪水特征值,摸清区域水资源现状、干旱风险类型、大小及分布特征,将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三个一级流域和16个重点片区,各市州县依据普查成果,分级制定流域综合治理规划130余项,为科学制定纲要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普查数据为重大项目建设“出依据”。引江补汉工程是解决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地区水安全的重大项目。在项目论证过程中,通过对长江、汉江常年流量,汉江中下游18个县市人口、经济、农作物、干旱灾害等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居民生产生活和农业生态用水需求,评估引水隧洞沿线地质灾害风险,为项目路线设计、确定调水容量、规避灾害风险提出重要依据。

聚焦行业重点,服务风险防控“上台阶”

各行业部门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风险底数,为开展全链条系统治理奠定基础。制定全省地质灾害系统治理方案,以咸宁市为试点,将全市地质灾害普查数据导入时空大数据平台,同步建立地灾管理数据核实、汇交、发布动态更新机制,建成包含4大类20中类80小类415个图层,“底数清”、“底图准”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和三维可视化场景,为项目空间准入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型。

监测预警越发精准化,强对流天气预报范围从县市精确到乡镇,时间从每6小时精确到到每小时;城市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武汉市为集中气象、水文、交通、城市管网等普查数据,确定全市635处易渍点,运用暴雨-洪水动力模型分别确定导致渍水的降雨强度指标和预警阈值,植入城市内涝智能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风险自动识别、预案自动响应。

聚焦防灾救灾,服务减灾能力“新提升”

运用综合区划、综合风险和重点隐患、减灾能力评估数据,深入研判全省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中的短板弱项,有的放矢加大投入,推进全省应急能力提能增效。

基于全省救援力量分布与各灾种区划评估初步成果,在省内规划8个航空保障基地、20个航空保障站、200个保障点,实现应急救援飞行优先保障和30分钟内起飞。着眼于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建立8支流域性综合队伍和43支区域性队伍,有效缩短驰援距离和快速响应时间。着眼加强森林防灭火能力,在鄂西北、鄂西南等重点林区配置60支专业队伍,关键时段靠前驻防。全省确立了以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为牵引,以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骨干支撑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带动市县谋划实施项目118个,总投资43.56亿元。组织各地各级结合普查成果,修订完善各类专项预案5837项,切实提升预案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风险普查摸清现有水利工程风险点,围绕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问题,启动新一轮水利补短板工程,实施项目127个,总投资1731亿元,加固堤防3100公里,治理崩岸268公里,治理48个大中型病险水库和38条重点山洪沟。

聚焦数据融合,服务智慧应急“拓路径”

省普查办推进实施数据综合治理工程,更加深入的挖掘数据内在价值,为智慧应急体系建设探索路径。

推进综合预警平台“一张网”建设。加强普查成果与政府部门基础信息平台有效衔接,构建风险普查基础数据库和省市县各部门数据库的共享与动态更新机制,形成动态迭代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管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推进各行业部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集成,对各类重点致灾因子实行全域、实时监测、深度分析,综合研判风险等级,实现一屏观全省、一网管全局。

推进应急指挥决策智能化建设,将所有的基础数据与应急指挥系统深度融合,建立各类风险研判模型,对接预置场景和应急预案。当前端数据达到阈值,指挥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灾害预警、自动生成程序化的应急处置方案,实现风险精准研判、任务快速下发、力量快速集合、资源快速调配等功能,为应急指挥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提供辅助支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殷峻)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